虽然浴池的牌匾已经拆了,但还有不少人来拍照留念
今天是鑫园浴池最后一天营业,老主顾照常按时来泡澡
听说浴池要拆了,周边居民都赶来最后再泡一泡
浴牌、茶壶茶杯曾经是这里必不可少的物件
原标题:最后的国字号浴池明关张
位于烟袋斜街名叫鑫园居民为留下它曾打市长热线未来这里要改成客栈
法制晚报讯(记者马晓晴 实习生徐琨尧 摄/法制晚报 记者柴程)因经营成本上升,西城区烟袋斜街胡同里距今已有百年历史的鑫园浴池将于明天正式停业,这也是北京城最后一个国字号浴池。
今后,这里将改为客栈。上午,一些熟客特意赶来和这个“老伙计”告别,最后再享受一次在百年老浴池里搓澡聊天的惬意。
告别
“鑫园”牌匾已摘下 游客慕名来体验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位于西城区烟袋斜街21号的鑫园浴池,浴池门口贴着停业的通知,称“由于水、电、燃气及各类经营成本日益上升,导致本浴池经营每况愈下,现决定于2014年9月20日起全面停业”。
和烟袋斜街上其他店铺的热闹相比,藏在胡同角落里的鑫园浴池显得较为安静。
曾挂在墙上写有“鑫园”二字的牌匾已被摘下,只留下一圈泛黄的印子,墙上一张泛黄的价目表上写着洗浴15元、搓澡20元等。
来这里洗澡的几乎都是附近居民,杨先生家住在丰台区,年轻时常来这里,在了解到这里要停业后,今天特意赶来,免得留下遗憾。
由于最近媒体的广泛宣传,也有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想在停业前再洗一回澡。
不舍
保老字号 街坊打市长热线
一位老者弯着腰拄着拐杖缓缓走进澡堂。今年76岁的他家住小西天,患有脑溢血,行动缓慢,但他每个月都坚持来这里洗一次澡。
孙先生告诉记者,他已经习惯在这里洗澡了,“都是熟人,来了也有人照应。”他说,这不仅是习惯,更是一种感情。
“这里停业后,自己真不知道去哪里再找这样熟悉又喜欢的地方了。”居民刘先生说。家住附近的居民朱女士说,她曾打电话向市长热线反映,希望这里可以保留下来,但并没起到作用,“平房没地洗澡,我以后去哪儿啊!”
迷茫
这里关了我就彻底失业了
谈到这里即将关门,搓澡工田师傅表示,如果这家浴池没了,自己很可能回到扬州老家。“我在这里6年零两个月了,当初每天最多只有7-8个人,现在每天最少也有20多人,那时候都能坚持下来,现在怎么就坚持不下来了呢?”
同样在这里为顾客搓了6年澡的刘师傅也表示,如果这里关张,自己就失业了。“100多年的老店,说关就关,我给人搓了一辈子的澡,不搓澡我还能干吗?”刘师傅说。
出路
为了盈利这儿要改成客栈
据店内的工作人员介绍,鑫园浴池是北京最早出现的浴池之一,始创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100余年历史。浴池最初的创办人是清朝大太监李莲英的义子李福庆。李福庆死后,1928年浴池易主。1956年,浴池公私合营变成了国企。
现在,鑫园浴池是北京华利佳合实业有限公司旗下的一家店,为国有企业,和旁边的鑫园客栈属同一家公司。
据工作人员介绍,冬天是旺季,洗澡的人每天才七八十人,按洗一次澡为15元计算,盈利不多,而在客栈住一宿则是300元。
“面积大,又费水,当然不划算。”工作人员说,最近水费又涨了,光靠洗澡是挣不到什么钱的,所以未来这里将改成客栈。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