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红河州建个元高速公路工程BIM技术应用纪实 |
中电建路桥集团董事长汤明(左)为BIM中心揭牌
基于BIM的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
基于BIM 技术制作的项目宣传片
基于精细化建模的碰撞检查
三维地质模型
BIM数据中心项目指挥大厅
●记者 李咏梅 通讯员 曹振生 杨元上 潘强
当前,国家对工程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工业化、绿色化已经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方向。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作为国家大力推行的新型数字化建造手段,可以有效加快建筑工业化和绿色化的进程,代表了信息技术在工程建筑业中应用的最新方向。
不久前,中电建路桥集团通过近一年的技术攻关,首次将此项技术应用于我州建个元高速公路全生命周期,开创了云南先例。如今,基于BIM的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已成为建个元高速公路一张亮丽的名片。
云南首个高速公路BIM技术应用项目
大道通衢,科技同行。今年10月初,中国电建路桥集团红河州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全线BIM模型建设和拼装完成,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培训上线。这意味着,云南省首个高速公路BIM技术应用项目正式诞生。
云贵高原峰峦叠嶂,交通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尤其在滇东南的红河州 ,实现兴州富民愿望的钥匙也在交通,红河人民迫切盼望交通更便捷。
建水(个旧)至元阳段高速公路工程全长124.5公里,是云南省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应对自然灾害、国防安全、发展旅游业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该项目沿线山高谷深,边坡陡峭,地形地质条件复杂,项目桥隧比例极高,部分标段桥隧比达90%以上,几乎囊括了国内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所能遇到的所有难题和挑战,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在建项目中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之一,被业内称之为“不良地形地质的博物馆”。
然而,中电建路桥人依然凭借多年拼搏积累的技术、人才等实力,用踏实肯干的态度、用攻坚克难的毅力,通过科技攻关、苦干实干,推动建个元高速公路穿山越岭,不断延伸。
据介绍,中电建路桥集团公司在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筹备之初就提出BIM技术应用的想法。中电建红河州建个元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松表示,近年来,BIM技术在国内如火如荼,正在引导建筑领域的革新。BIM技术是当今工程建设领域的重要新兴技术,是项目精细化管理最有力的信息支撑手段,国内多数建筑企业已经把BIM技术作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
杨松表示,如今的建筑业正向着绿色化、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公司认定BIM技术具有很大的市场空间。BIM技术聚焦项目施工现场,及时采集现场数据,工程实体与模型虚实映射,使项目可视、可管、可控,每个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现场管理等管理目标得以更好地实现。BIM技术在建个元高速公路的率先应用,意义十分深远。它不仅是云南首个高速公路BIM技术应用项目,还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升了建个元高速公路管理过程的标准化,使项目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快速迈进。同时,也为中电建路桥集团在行业领域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科技让古老的建筑业绽放光芒”
“科技让古老的建筑业绽放光芒。”这是中电建路桥集团董事长汤明在推动建个元高速公路BIM技术应用项目时的肺腑之言。如他所说,工厂化、信息化以及新材料、新科技的广泛运用将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趋势,BIM技术能够通过信息化手段为项目建设全过程溯源追责提供可能,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推进实现管理现代化,促进传统建筑业升级。
在中国电建集团的全力支持下,中电建路桥集团建个元高速公路BIM技术应用领导小组成立,汤明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并迅速组建由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以及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大、重庆大学等高校的专家教授组成的BIM咨询顾问团队,共同为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BIM技术应用提供最坚实的后盾和最有力的技术支撑。
梦想的种子一旦落地,必然会开出希望之花。
2017年1月,项目公司充分开展BIM技术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2017年8月,项目公司完成了《建个元高速公路工程BIM实施规划》指导性文件的编制,提出了建设过程可追溯、建设风险可控、数字信息整体可传递、系统可持续和推广的BIM系统建设和应用的总体目标,顺利通过了BIM领导小组以及BIM咨询顾问团队的评审。
2017年9月,项目公司开始在项目参建单位中宣传此技术,走访并听取了行业内BIM技术应用领先的同济大学、苏交科集团、中电建集团内部各大设计院关于建个元高速公路BIM实施方案的汇报。
2017年10月至11月,项目公司与中国电建昆明院就BIM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完善了实施细节,最终确定了共同建设建个元高速公路工程基于BIM技术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案,采用BIM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集成“BIM模型+模型云交付平台+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专项深化应用”系统,形成高速公路工程综合信息化管理平台,使各参建单位通过BIM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协同、集成、存储、交互和共享。
2017年11月21日,汤明带领项目管理团队再次到访中国电建昆明院BIM中心,双方强强联手,建个元高速公路BIM技术应用项目扬帆起航。
2017年12月至2018年5月,为保证BIM系统的研发进度,使其能尽早服务工程建设,项目公司与中国电建昆明院共同投入了骨干力量,迅速完成了相关技术方案、标准编制、人员组织架构以及BIM数据中心的建设、部分建模工作、项目管理系统平台的搭建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形成了常态化的管理机制。
2018年5月27日,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BIM中心正式成立,汤明与昆明院董事长冯峻林为BIM中心揭牌,杨松担任BIM中心主任。
在系统研发的高峰期,BIM中心共投入近40人的开发和建模团队,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基于BIM的建设管理系统建设顺利进行。
2018年10月初,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全线BIM模型建设和拼装完成,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全面培训上线,模型云交付平台可实现BIM模型的轻量化在线浏览和查询,隧道监控量测系统、基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地质情况预报预警系统等专项深化应用系统为隧道施工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松告诉记者,BIM系统的应用推进采用分模块、分专业的形式,每开发完成一个模块,立即上线培训应用,服务工程。系统上线两个多月,已面向建个元高速公路工程的30余家参建单位开展10余场专题培训,培训人员达1500人次。10月至今,系统整体运行情况总体良好。
一个行业的前沿技术能够快速地在整个项目参建单位中得到推广应用,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这离不开中电建路桥集团公司以及项目公司的顶层设计、周密部署和打造精品的初心。
如今,BIM技术的应用,的确为古老的建筑行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其以更高的设计质量、更快的施工速度、更流畅的沟通体验、更低的建造成本、更通透的运营等为表现,造就着更加杰出的交通基础设施。而中电建路桥集团公司也再一次引领科技潮头,为企业在全世界造就更多杰出一流的交通基础设施奠定了基础。
正如中电建路桥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黄敏所说:“一定要把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建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优质工程,充分展示中国电建的本色与担当!”中电建路桥人历来把每一个建设项目都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来抓,精心打造,不断创新,让建设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民生。如是说,亦如是做。
如何用BIM技术建设高速公路
“这就是红河特大桥未来建成后的样子”“你现在看到的就是当前我们工地施工现场的实况和进展情况”“这里集成了建个元高速公路过程管理的全部信息”“这个是我们建个元高速公路的首创”……不久前,在中电建红河州建个元高速公路有限公司BIM数据中心,杨松指着电子幕墙上BIM系统中的三维模型,生动地向记者介绍建个元高速公路工程的建设实况。
BIM数据中心是项目建设数据动态查询和跟踪的信息库和项目建设期的工程建设指挥中心。三维可视、建设信息数字化集成,给记者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足不出户,就能对工程建设动态信息了如指掌,如同置身于火热的建设现场,即便外行人也能轻松地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而在工程施工现场,记者见到的又是另一种全新的工作状态。工程技术负责人正召集几个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围坐在电脑旁,对着BIM模型讨论前一天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提出最佳解决方案;项目部班子在会议室里看着BIM系统中显示的进度完成情况实时动态统计,研究着下周的计划安排和资源调配安排;现场的工程管理人员正拿着平板电脑扫描施工标识牌上的二维码,上传该施工部位的质量验收和试验检验信息;隧道施工测量人员刚从隧道内测量完成,立即打开笔记本电脑往系统中上传测量数据,系统自动分析处理数据,实现零延迟推送安全预警手机短信到相关人员。
技术的进步催动变革,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传统的工作方式,切实起到了提质增效的作用。
据介绍,BIM中心成立至今已成为建个元高速公路工程展示的窗口,接待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中电建集团各级领导的参观视察,工作人员为他们讲述了建个元高速公路的生动故事。
杨松告诉记者,基于BIM技术的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已经由方案变成一项项的成果,实现了中电建红河州建个元高速公路有限公司BIM规划时期提出的建设过程可追溯、建设风险可控、数字信息整体可传递、系统可持续和推广的BIM总体应用目标。
可追溯——开发的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为建个元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管理量身定制了16个信息化管理模块,涵盖了质量、进度、安全、合同、计量、变更等项目施工过程管理的全部内容,通过质量检查验收、原材料和现场抽检试验、计量支付的在线填报、审批和签章,信息化集成工程建设全部过程管理资料并与BIM模型具体位置关联,使项目建设过程可追溯。
风险可控——针对建个元高速公路隧道、高边坡众多,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安全风险高的特点,通过基于BIM的施工模拟、隧道监控量测及预警、三维地质情况预报预警、边坡安全监测等专项深化应用系统,使施工安全、质量、成本风险可控。
可传递——项目建设过程同步形成电子竣工档案、三维竣工模型,可整体进行电子竣工档案的移交,竣工BIM模型和数据可传递至运维管理阶段,打造成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高速公路。
可持续——打造自主知识产权的基于BIM的项目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可整体复制和推广到中电建集团承担的其他类似基础设施项目中,打造品牌,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记者了解到,在固化BIM技术应用成果的同时,中电建建个元高速公路项目公司深入挖掘BIM技术更深层次价值的脚步从未停止。目前,项目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和行业政策,基于BIM的高速公路整体解决方案已在云南省交通厅申请立项,力争成为BIM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同时,项目公司与清华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大、北京科大等国内高校合作,同步开展建个元高速公路10个科研课题的研究,均与BIM相关。
“千古江山,巨匠留痕”,在红河的深山峡谷间,管理在线,信息可溯,中电建路桥人正用科技助推建个元高速公路建设成为精品工程、优质工程、平安工程,为红河故事开启最美的伴奏。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