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红河新闻 > 正文

建水发现3亿年前古地中海生物化石

文章来源:红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7-09 14:30:53

 ●记者  满长杰

  本报讯  古地中海生物化石与建水有什么关系?建水在远古时代真的是一片海吗?随着专家的深入考察,这一谜底已经揭开。

  6月30日,广西桂林理工大学地质博物馆原馆长、滇西龙陵县黄龙玉研究命名者、地质学专家张家志与其夫人王琼芬(岩矿鉴定专家),受邀对建水县域内的一化石带进行科学考察。考察发现,这片生物化石是3亿年前的古地中海化石,其中的洪波特珊瑚和凯苏林珊瑚化石组合,刷新了古地中海生物群分布范围的新纪元。

  张家志介绍,在建水发现的这些化石,形状各异、种类繁多,有最早在贵州发现的贵州珊瑚,还有洪波特珊瑚、凯苏林珊瑚。洪波特珊瑚和凯苏林珊瑚都属于石炭纪早期,也就是3亿2千万年前出现的生物群。

  张家志告诉记者,专家们以前认为,古地中海里的洪波特珊瑚和凯苏林珊瑚,只分布在滇西或川西,绝对不会往中国的东部扩展。所以,此次考察的最大收获,就是发现了3亿2千万年前的古地中海洪波特珊瑚和凯苏林珊瑚这个生物群,超过了当时整个南北向的康涧古路,而进入到建水。再往东,一直可以进到贵州、广西、湖南。而建水恰恰处于东西方的关键位置。

  据古志记载,建水古称“惠历”,意为大海。此次古生物化石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建水在古代就是一片大海,随着地壳运动,大海消失,高山隆起。

  据了解,建水是继保山之后云南省第二个发现古地中海生物化石的地区。此次发现,对研究古地中海在中国大西南地区的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