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红河新闻 > 正文

滇南中心城市蝶变记

文章来源:红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1-11-02 13:21:37

 ●记者 王美红

  蒙自北拓,个旧东进,开远南扩,其最终的目标是在滇南形成一个面积超过卢森堡、新加坡等31个国家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滇南中心城市。2018年,这份关于滇南中心城市发展的规划出台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自己的家乡,在祖国的西南建设起一座大都市,牵动着每一个红河人、每一个关心红河发展的人的心。

  加快城镇化发展是解决农民增收和缓解城乡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中央和省的支持下,我州浓墨重彩地掀起了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的高潮。

  蒙自城市建设向北拓展,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云南省“滇中崛起、沿边开放、滇西一体化”部署,配合加快弥蒙高铁、蒙自机场建设和蒙普、蒙文铁路筹建,全面提升城乡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水平,以红河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为切入点,加快“两海”片区开发步伐,引领带动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差异化协同发展,深化与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的融合,加强与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的联动,壮大电子信息、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大健康等重点产业,打通连接国际市场的桥梁,更好参与区域乃至国际的市场分工、协作和竞争,以大开放的姿态迎接高铁时代、航空时代的到来,不断释放蒙自“北融滇中、南接越南、东联两广、西通缅老”四维度大开放效应,努力把蒙自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枢纽城市。从1997年到现在,蒙自城市建成区面积从个位数扩张至32.7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45.83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3.49%。“一城两廊、一心两海、三区九片”的规划布局加快形成,“一环四横六纵两走廊”的城市路网基本建成,城市建设从“南湖”时代迈向“两海”时代。

  个旧将自己放在滇南中心城市一体化、差异化协同发展的大局里,在融入滇南中心城市建设中找准定位,坚持提质主城、建设新区,实现双城联动、市区融合发展。一方面,统筹推进主城提质改造。大力实施绿化景观提升改造、城市停车场、主要道路提升改造等项目建设,实施棚改54042户,极大地改善主城区城市面貌,初步实现“绿染锡都·花漫金湖”的目标。

01_s.jpg

  以锡文化和休闲度假为主的文化旅游业不断发展,乍甸牛奶小镇、老阴山森林防火瞭望台等成为新兴网红打卡地。另一方面,全面加快大屯新区建设。以大屯整体城镇化建设为主线,加快路网管网、市政配套、绿化美化建设。星河路、个屯路延长线等市政道路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中医医院、教育园区等项目加速建设,城市绿道项目加紧实施。

  开远立足云南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及建材工业基地的定位,打破了固守多年的“单一经济”桎梏,用一个洋洋洒洒的“大开远”跳出“小圈子”,打造着新的增长极,建设集文化、体育、生态、旅游、宜居、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产业化新城。曾经远近闻名的“灰城”“臭城”,如今步步皆景、四季如画,新景、新城正成为开远新的亮丽名片。

  未来,我州将乘“滇中崛起”之势,大气魄、大视野、大手笔规划建设滇南中心城市。蒙自重振百年风华、提升首位度,个旧唱好“双城记”、激发世界锡都新活力,开远破解化工围城、以产业转型带动城市转型。树牢“一盘棋”思想,全面开启滇南中心城市国土空间、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公共服务、绿色生态“五个一体化”时代,加速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服务融合、文化融合,着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国家门户·滇南中心”,把滇南中心城市打造成加快红河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蒙自市滇南绿洲规划片区,占地75.03亩、涵盖“一坊一楼两馆三中心”的红河书院项目加快推进;规划用地1001.59亩、4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之一的滇南区域医疗中心正紧锣密鼓地施工,预计明年8月竣工……新一轮的滇南中心城市建设已经吹响了号角。宏伟的目标寄托着红河人对发展的期盼与愿望,火热的事业催人奋进。红河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奔腾图强,致力建设一个更加美丽、开放、富裕、文明、宜居的滇南中心城市。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