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开远新闻 > 正文

我市成功卫冕“国家卫生城市”殊荣 这份荣耀每一位市民都有份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8-06-05 13:17:12


 环卫人员对城市街道实行全日保洁(记者 董晓东 摄)

●通讯员 白伟 刘董

  5月31日,我市又一次领取了“国家卫生城市”金字招牌,再次燃起了全市34.4万市民的爱国卫生热情。

  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巩固)卫生城市、乡镇、村等活动为抓手,不断丰富工作内涵,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方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切实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

  目前我市荣获“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同时创建省级卫生乡镇4个、卫生村15个,州级卫生乡镇1个、卫生村23个。全市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量化分级管理率达100%,生活饮用水水质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市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8小时,城市(镇区)生活垃圾清运率、处理率均达100%,全市卫生状况满意率达95.2%。

  抓统筹协调,完善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新时期工作水平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整合机构人员力量,搭建高效运转工作平台,形成“双轮推动”工作体系。健全网格化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体系。成立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主任,驻开部队、企事业单位和市级部门领导为成员的开远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将市爱卫办升格为正科级机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设立基层爱卫组织128个,城市卫生片区19个,设卫生片长38人,做到了爱卫组织层层有、爱卫工作级级抓。组建高规格创卫指挥部。成立了以市长为总指挥,市委副书记为指挥长,分管副市长为常务副指挥长,13名市级领导为副指挥长,82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开远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指挥部。爱卫办与创卫办合并办公,形成了指挥有力、协调得当、运转高效的创卫组织机构。

  二是提高爱国卫生工作依法科学治理水平。三年来,先后制定出台《开远市爱国卫生管理办法》《开远市病媒生物防制管理办法》《开远市集贸市场管理暂行办法》等12份文件,依法科学开展爱卫工作。

  三是改革创新动员群众的方式方法。通过党委政府发动,职能部门带动,驻开单位(部队)推动的全民义务大扫除活动,有效开展“党旗红、家乡美”“小手拉大手”清洁城乡、提升城乡人居环境等活动,鼓励群众广泛参与。

  四是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包保责任制,网格化管理城市卫生,落实片区长制、街长制、河长制、路长制、楼长制、卫生保洁机制、环境卫生考核奖励机制、督查曝光机制等8项机制,使爱卫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抓示范建设,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新时期群众文明卫生素质

  一是抓好示范建设。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成2条标准步行道。建有健康主题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生态湖等支持性环境,改善城乡居民运动健身条件,提高公共体育设施的开放率和利用率,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抓好健康教育宣传。在市级媒体开办《健康开远》《卫生前沿》《健康广角》等专题栏目和微信公众平台,在人口密集的公园、广场、超市、医院大屏幕定时播放公益广告,制作固定宣传栏163块;充分利用爱国卫生月、世界艾滋病日、世界无烟日等活动,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引导市民自我管理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

  三是抓好无烟示范单位创建。积极开展控烟宣传教育,全面推行公共场所禁烟,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学校均创建为无烟医院、无烟学校,33家单位创建为无烟单位。

  四是抓好健康文明生活引导。坚持把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展“我制订、我签字、我承诺、我执行”革除陋习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文明卫生意识,使美丽乡村、文明生活成为农民内在自觉要求。健全完善村民议事、道德评议等村规民约,广泛开展“晒村规?赛文明”和“找陋习、革陋习”主题实践活动,实行环境卫生、庭院美化责任到户制度,形成全民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抓突出问题,强势推进整治,不断提升新时期人居环境

  一是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结合城市“四治三改一拆一增”、村庄“七改三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改善与革除陈规陋习。大力整治“脏、乱、差”,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完善了乡镇垃圾收运车、垃圾中转站、垃圾填埋场等垃圾处理设施。探索建立“户保洁、村收集、乡镇转运处理”以及偏远村庄“户保洁、村收集处理”的垃圾收费清运治理模式,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全市5个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率均达到100%。

  二是切实保障饮用水安全。全市乡镇建成自来水供水设施6个,镇区自来水设施覆盖率为100%。农村已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人口比重从2010年的54.13%提高到2017年的100%。

  三是加快农村改厕步伐。深入推动“厕所革命”,依托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村改厕项目的实施,借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建设、“美丽家园”建设、脱贫攻坚等平台,统筹推进全市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从2010年的58.3%提高到2017年的74.96%。乡镇建成镇区公厕覆盖率100%,行政村均建有公厕。

  四是科学预防控制病媒生物。成功创建省级病媒生物防制先进城区。建立市、卫生片区、社区居委会三级“消杀”队伍,充分动员群众清扫室内卫生,清除卫生死角,对垃圾桶放置点随时保洁、及时清运、定期消毒,开展公共区域病媒生物防制,“四害”密度得到有效控制。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我市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下一步将按照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要求,不断加大创建(巩固)力度,到2020年,完成第二轮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继续保持“国家卫生城市”荣誉称号,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省级卫生村比例提高到40%,州级卫生村比例提高到60%,整体推进卫生创建深入开展,为“健康城”建设奠定基础。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