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于学康 文/图
去年冬防工作以来,我市100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微型消防站已经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市逐步构建起了上下联动的防火机制,为我市的消防安全保驾护航。
微型消防站作用大
对城市而言,受交通堵塞、应急车道占用等因素影响,消防队接警后,通常10多分钟才能到达现场进行扑救。城乡结合部和乡镇则耗时更长,乡镇上消防队接到报警赶赴现场需要1个多小时,有的地方甚至更长,到达现场后大多都是扑救余火。部分偏远山区,车辆根本到达不了现场。火灾给受灾群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微型消防站对于第一时间扑救初起火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迎旭社区地处我市城郊结合部,环境复杂、人口密集、火灾隐患多,是我市消防工作的重点地区之一。该社区自去年建成微型消防站以来,建立了一整套的工作机制,做到了“有人、有器材、有战斗力”,一旦发生火灾,3分钟内就能赶到现场。
目前,我市从建设原则、人员配备、站房器材、岗位职责、值守联动、管理训练等6个方面对微型站建设的标准作了明确,要求各乡镇(街道)不拘于标准限制,按照“3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的目标,对重点单位、社区、村委会的微型站建设标准进行细化明确。
我市有关部门组织人员深入单位、社区、村委会进行实地摸底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微型站建设,切实加强人员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建立起了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
快速反应灭早灭小
微型消防站建成后,能否发挥应有作用,关键要看能否及时调度出动,在第一时间有效控制火势。
田心村委会消防队是我市(社区)村委会一级最有战斗力的消防队之一。该村委会把消防与治安管理相结合,完善管理机制,配备了消防车,加强队伍的专业化演练。自微型消防站成立以来,多次消除了火灾事故的发生,使辖区内群众的生命财产免受损失,切实发挥微型消防站“救早、灭小”的作用。
市消防大队将微型消防站纳入灭火救援联勤联动体系,建立符合灭火救援工作实际的调度指挥体系,确保一旦接到火警,在调动公安消防的同时,第一时间调动火场附近的微型消防站。
目前,我市消防大队将微型消防站建设、运行、管理情况作为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切实督促建立日常管理、排班值守、训练、器材维护保养和灭火工作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明确紧急联络和集中方式,加强联合演练和实战调度,不断提升微型消防站的实战水平。
我市微型消防站还按照“1分钟邻近员工先期处置、3分钟灭火战斗小组到场扑救、5分钟增援力量协同作战”的基本要求,反复开展实战训练、消防演练和检查测试,切实提高反应速度,确保一旦发现火情,队员能够快速到场扑救。
创新机制完善措施
目前,我市正在完善各乡镇(街道)微型消防站组织管理体制、运行服务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和权益保障机制,力争将乡镇、社区、行政村消防微型站的建设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对积极开展微型消防站建设的社区(村寨)要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鼓励和扶持企业大力发展消防公益事业;定期对扑救火灾表现突出的队站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建立长效激励机制;积极宣传微型消防站的先进典型。
我市将进一步整合单位、社区保安、重点岗位员工、物业管理人员、治安联防队员、社区(村委会)工作人员、网格管理员、消防志愿者以及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等多种力量资源,合理进行编组,明确职责分工,制订灭火救援预案,确定微型消防站每班指挥人员和值班人员,保证在岗在位。
我市将组织微型消防站队员定期开展灭火救援技能训练和消防演练。从今年4月份开始,消防大队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微型消防站骨干队员开展原地着战斗服、空气呼吸器配戴、射水技巧、水带连接、消防设施器材操作以及单兵和班组作战等业务培训,提高实战能力。
微型消防站发展成熟后,我市将积极推行微型消防站区域联防工作,逐步实现联防区域内“一点着火、多点出动、邻里互助、协同作战”的消防安全大体系。
田心村委会消防队加强训练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