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玉婷 实习记者 吴春燕
近日,市民
■糖果找零屡见不鲜 消费者权益受侵犯
采访中,市民对于“被找糖果”都有很大意见。
有市民表示:“每次拿到糖果,心里都不舒服。超市用糖找零代替一角钱,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用糖交换商品呢?”更有市民表示:“用糖来代替找零首先得让消费者知道糖的价值是否能与一角钱进行等价交换。其次,就算价值相等也要征得消费者同意,不能默认消费者同意而直接用糖果找零。超市的这种做法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悉权和选择权。”
其中,有市民为这种现象提出建议和意见:“超市没零钱找补,用糖找补也不是唯一的办法,超市能否与公交公司协调一下,兑换点零钱,一举两得。”
无论是怎样的观点,市民都希望这种情况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毕竟,精确找零是对消费者负责。
■商家无法兑换零钞 使用糖果也是无奈
记者对冠南超市、之佳便利店和一心堂药店等商铺走访后发现,商家均在收银时明确告知消费者使用糖果替代零钱,他们表示这样做实属无奈。
冠南超市负责人表示:“使用糖果找零,是因为到银行兑换不了足够的零钞,市场上流通的零钞数量不能够满足找零的需求,消费需求量大和市场流通量不足之间的矛盾造成了这种现象。在我们超市,消费者可以用找补的糖果到总台兑换钱币,但大多数消费者觉得多此一举,也就几毛钱的事,心不甘情不愿地收下糖果就离开了。”之佳便利店店员表示:“遇到不接受用糖找零的顾客,我们就用现金找补,比如应该找3角,就找5角,多找的2角就自己补贴。”
■银行零钞储量不足 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记者咨询了中国银行开远分行、建设银行开远分行的工作人员,他们都表示:角币一直紧缺。
正在银行换角币的一市民告诉记者:“要结婚了,想换几百元钱的零钞包红包,跑了3家银行也兑换不了零钞。”
据悉,1元、5角等小额零钞进入市场后,很少再返回银行系统,流失严重,损耗很大。央行每年都会按照计划给市场增加部分零钞。可是,县域的零钞投放速度远远不能满足流通需求。有调查显示,流通中的小面额主币和辅币占比不足一成(人民币主辅币结构有三个档次,人民币的主币单位是“元”,辅币单位是“角”、“分”,各档次之间实行十进制)。另外,因硬币分量重、体积小、不便携带,一定数量的硬币在市民手中积压,进入流通领域的零钱也有所减少,也是难兑换零钱的原因之一。
■糖果充数找补零钱 强制消费可以维权
据了解,商家使用糖果找零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商家用小额商品来代替零钱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构成强制消费。
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说,超市用糖果等代替零钱找零给消费者的行为的确存在,但已要求商家设置如不需要糖果的可去总台换零钱的提示牌,如果消费者不需要实物代替,可到总台换取零钱;若商家不配合,可拨打电话投诉或是到当地消费者协会进行维权。
一角钱,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有时候,一角钱也可以“难倒英雄汉”!市民在维权的同时,也需要换位思考,可以将家里的零钱带出来使用,既可以增加市场上的零钞流通,又可以为自己免去不必要的麻烦。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