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社区资讯 > 正文

文明乘新风 沃土沐暗香 ——我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侧记(图文)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8-14 11:29:25

  

●李雪琼 文/图

  绿树成荫,鲜花吐蕊,井然有序的村落格局,“六美乡村”的创建评选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人心;通往各家各户的道路两边围墙俨然一面面文化墙,村规民约墙上画,善行义举榜中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生活;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晒村规、赛文明”活动将村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出来,在农村形成人人以道德修身、个个讲文明的生活氛围,展现出和顺、和谐、和美、和乐的新农村景象,农村处处生机盎然。

  近年来,我市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以提高农民素质,提升乡风文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为根本任务,搭建平台,突出宣传教育,凝聚积极力量,强化道德要求,与农村经济建设有机结合,奏响了乡村文明新乐章。

 

道德引路 注入农村新活力

  大庄回族乡大庄村委会龙溪村是第一批“美丽家园”州级重点示范村,走进龙溪村文化书屋,配置标准的书架上摆满了法律法规、农业技术、道德建设等各类书籍2000余册。阅览室配备相应的桌椅,开放时间每周742小时以上,已成为村民茶余饭后学习的最佳去处,不仅大人们爱到这里来,牙牙学语的小朋友也在家人的影响下像模像样地拿起书来读。

  龙溪村良好的学习氛围得益于我市长期以来将道德教育、提高农民素质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作为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以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心,通过塑造生动形象的广场小品景观,绘制图文并茂的村规民约文化墙,发挥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中的积极作用。

  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美丽家园”州、市重点村52个村,各级文明村20个村,村规民约修改完善后张榜公布61个村,已上墙61个村。开设传递美德的道德讲堂等方式,通过“道德讲堂”这个平台,达到“群众参与、群众推动、群众受益”的教育目的,共开讲100余场,参与人数达5000余人,反响热烈、效果良好。同时,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开辟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文化广场、文化书屋等宣传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居生活,深化移风易俗,提升乡风文明。

 

文明引路 弘扬农村新风尚

  今年端午节一场热闹的包粽子比赛在乐白道街道办事处仁者村委会红土村举行,比赛过程中,年轻的村民主动为正在包粽子的老年村民打伞遮阴,却不愿留下姓名。比赛结束后由红土村党支部现场将获奖的部分粽子过称称重购买后,送给村里的五保户、残疾人、困难户等弱势群体。红土村善行义举榜孝老爱亲村民李萍丽自从嫁做人妻就开始照顾卧床不起的婆婆,如今两个儿媳也受影响,不怕脏、不嫌烦,帮着她一起照顾老人,在红土村以及附近村庄传为佳话。

  2014年以来,我市把“晒村规·赛文明”活动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不断把此项工作引向深入。“晒”村规就是发挥村规民约在村民自治中的积极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让村规民约广为人知、家喻户晓,促进认知认同、身体力行,增强广大村民的规则意识、守法意识、维权意识和法治观念。“赛文明”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赛”感人故事、“赛”活动载体、“赛”移风易俗、“赛”文明模范村、“赛”模范标兵。通过开展赛村容整洁、赛先进典型、赛卫生习惯养成、赛文明风尚活动等各种竞赛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农村社会风气向文明科学、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提升社会的文明和谐度。

 

氛围引路 提升发展软实力

  远眺羊街乡黑泥地社区,绿树掩映,一座座小别墅错落有致,走进社区,居民家家有花、户户有树,一派“林在村中,村在林中”的景象。“六美乡村”(生态美、布局美、民风美、文化美、生活美、和谐美)的创建评选,为黑泥地社区“美丽家园”建设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社区内由受尊重的长者组成的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积极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活动,通过观看好人好事纪录片、电影,激发居民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热情;抓好农民技能培训的同时,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遵法、守法。

  黑泥地社区是典型的彝族社区,彝族文化历史悠久,有彝族花灯、霸王鞭、哭嫁等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为更好地传承彝族文化,黑泥地社区组织了老、中、青文艺队7支,每逢“三·八妇女节”、春节等节庆,各文艺队便集中在彝家广场上载歌载舞。

  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社区居民精神饱满、生活态度积极乐观、邻里和睦相处、乡风淳厚质朴,得到了外界的一致好评。

  正是源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黑泥地社区以“四改一换一培育”为改革内容,提出了建成“一个中心,五个示范”的发展规划。一个中心即:围绕“千户村”建设项目把社区建成羊街乡副中心集镇;五个示范即:把社区建设成为“美丽家园”示范村、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示范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示范村、农村宅基地管理改革示范村、产业发展示范村。

  通过人人参与共建新农村,我市一大批具有民族底蕴、文化特色的文明村庄涌现出来,比如通灵村的农家乐、龙溪村的特色生态旅游、三转弯村的花果……各乡镇结合地域特色、民族文化、传统产业,充分发掘自己的地理位置优势,制定切合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发挥“明白人、带头人”的示范带动作用,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蔬菜、水果、鲜花、苗木、中药材等种植业及牛、羊等畜牧养殖业,逐步形成了以文明促经济、以经济促文明的良性发展格局。

 01.JPG

乐白道街道办事处仁者村委会红土村村民学习村规民约。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