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区 > 社区资讯 > 正文

中和营:小洋芋大产业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6-04-11 11:50:36

●记者 王磊明 文/

  “‘瑞雪兆丰年’,这话一点不错。今年的冬马铃薯亩产不下3吨,又是一个丰收年。”中和营镇中和营村委会回民村党支部书记马全山说起冬马铃薯来,脸上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马全山是该镇率先引进种植冬马铃薯的“带头人”之一。他说,2011年,他们引进试种“丽江6号”冬马铃薯取得成功。2012年,在他们的影响和镇政府的支持下,中和营大面积推广种植“丽江6号”冬马铃薯,并且逐年增加。他们村有154户人家,家家都种植冬马铃薯,村里的地不够种,就去租别村的地种,带动周边村寨村民致富。去冬今春,回民村总共种植冬马铃薯600多亩。

  马全山指着身旁绿油油、正开着白花的冬马铃薯说,前年,他家种了40多亩,去年春天,每亩产量在3吨左右,每公斤售价高时到3元多,低时到2.7元。去年12月,他家种植了50亩“丽江6号”冬马铃薯。从现在的长势看,亩产不下3吨。他说:“现在的市场价在4元多,估计等中和营的冬马铃薯大量上市时价格会有所回落,会在3元多。所以,今年的收入会好于去年。”

  在去中和营镇的路上,车窗外看到种植得最多的就是冬马铃薯,一大片一大片绿油油的,开着白色的花,煞是喜人。在响水村委会后洞村的一片山地里,也有连片种植的开着白花的冬马铃薯。村民告诉记者,过去,这里因为没有水浇地,只能种点玉米,亩产也就两百多公斤。2013年,中央和省、州、市投资260多万元,对这里的石漠化山地进行了治理,建设了水池、田间道路、输水管道等,使这片300多亩的石漠化山地变成了水浇地。于是,村民在这里种上了冬马铃薯。村民说,今年冬马铃薯长势很好,丰收在望,收入肯定少不了。

  中和营镇农科站站长朱鸿达介绍说,中和营镇从1994年就开始引进洋芋新品种试种。2011年,引进“丽江6号”试种成功,从2012年起大面积推广种植。201512月至20161月,该镇总计种植冬马铃薯28000亩,其中,采取了喷滴灌等节水技术措施的有23000亩、配方施肥25000亩。朱鸿达说,中和营镇产的冬马铃薯,表面光滑、口感好,很受市场欢迎。每年冬马铃薯成熟上市时,许多客商蜂拥而至,将中和营产的冬马铃薯销往全国各地。

绿叶白花的冬马铃薯长势喜人02.jpg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