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漂亮的黑泥地社区
●记者 文江虹 文/图
“过去啊,‘散步’是城里的‘专有名词’,现在,我们村里人打招呼也爱把去‘散步’挂嘴边啦”。羊街乡黑泥地社区党总支书记钱保兴,见到记者进村采访时乐呵呵地这样告诉记者,言谈里透出自豪。
走进黑泥地社区,芒果飘香,一栋栋别墅拔地而起,街道干净整洁,老人们悠哉地在家门前拉家常,画有一幅幅艳丽的民族团结宣传画的文化墙让村庄更加显得生动活泼。远处,位于村口的开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一座座现代化的玻璃大棚阳光下闪闪发光,宽敞的机耕路旁鲜花肆意开放,小桥流水吟唱。难怪村里人也爱上了散步,更关键的是,经济收入跟上了,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地劳作,有时间散步了。
要知道就在几年前,当时还没有进行农村深化改革,黑泥地社区是羊街乡古城村委会下面的一个村民小组。据黑泥地社区党总支书记钱保兴告诉记者,当时由于耕作条件差,黑泥地土地虽多村民也不懒,但在古城村委会七个村小组里就数黑泥地村最穷。2013年,市里把黑泥地村作为深化农村改革试点、“美丽家园”建设示范点,先后在这里实施了土地确权、流转及宅基地确权、农村金融改革等“四改一换一调整一培育”综合性改革。有着上面政策的支持,黑泥地党员干部开始带头谋划黑泥地的发展,打破村民多年来的小农思想,带领村民“集零为整”平整土地、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和公司,建美丽家园、土地确权……这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为黑泥地现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016年底,当我市拟建高效现代农业园区时,仅仅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党员干部带头,全村3577亩土地就流转出3520亩,为创森公司建设高效现代农业园提供了最核心的区域,也成了黑泥地率先脱贫致富,走上幸福路。
羊街乡党委书记陈勇认为,黑泥地今天的变化和党委政府尤其是各级党组织对羊街乡发展的定位和统一思想不无关系,而这其中,黑泥地党组织思路清、起步早又起了决定性作用。如今的黑泥地,户均流转土地在15亩以上,每亩流转土地均价在1500元,户均至少一人就近打工,这样算下来户均一年增收至少5万元。全村现已没有一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而且家家户户都住上小别墅。
黑泥地社区居民李普忠是一名老党员,说起自己家的变化笑容抑制不住。他说,家里原来有20亩土地,但旱地多,水田少,每年栽点包谷、稻谷年毛收入也就2万元。现在土地流转后每年年纯收入光这项就增加3万元,妻子女儿女婿不用再伺候田地,就近在高效现代农业园务工收入每月至少6000元,这样算来家庭年纯收入就接近10万元,比以前翻了4倍。现在想吃什么也敢买了,每年还可以出去旅游下,日子特别舒心。
而另一个方面,陈勇认为,黑泥地的跨越发展带来的不仅是老百姓经济状况方面的改善,同时大项目带动了城乡环境的提升,推动了社会治理的进步以及精神文明大飞跃。如今的黑泥地鸟语花香,乡风文明,矛盾不断减少,治安良好,文艺队繁荣,民族团结,黑泥地也先后被确定为我市的民族团结进步“进乡村”示范点和党建四个走在前列的农村基层示范点之一。
有专家评说,强基惠农“股份合作经济”作为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重大举措,被黑泥地社区运用得淋漓尽致。社区利用开发红河百万亩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区的大好机遇和大量好政策,吸引更多涉农企业和种养大户落户投资,尔后主动融入,在生产经营中占一席地,分一杯羹,使社区拥有造血功能,获得经费保障,从而能为社区党员群众和落户企业提供更好的服务,实现多赢。
黑泥地社区的党建促脱贫既是我市农村党建引领发展的一个缩影,也是我市抓党建促脱贫、促乡村振兴的成功范例。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建引领强基层,精心选育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助推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而黑泥地的党员干部们也在思考着:如何让黑泥地更美、更富更加振兴并带动起周边群众。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