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龙潭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按照“依托项目、盘活资金、基础先行、产业并进,素质提升”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人畜混居清零项目,扎实有效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激活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贫困村造血功能,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稳步开展。
精准帮扶促脱贫
“以前家里种烤烟和玉米,收入低,家里媳妇生病,两个小孩要读书,日子不好过。”唐保林是小龙潭镇龙潭村委会灯笼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说起自家的情况,唐保林很是感慨。2010年,唐保林突发脑溢血住院,收割好的谷子放在地里没人收,村党支部知道情况后立即组织党员去帮他家收谷子,为他家挽回了经济损失。
从那以后,唐保林家就成了村里党员干部的重点关注对象。2015年,他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当时他家人均年收入仅为1234.8元,在龙潭村党总支及驻村工作队的带动帮扶下,唐保林边学边做,搞起了养猪业,种起了小米辣,原来的C级危房于2017年拆除重建并入住。
“唐保林主动性强、人勤快,扶贫工作开展后我们首先想到了他家,鼓励他家养猪,市妇联在资金上进行扶持,村里在猪病防治、粪便处理等方面指导养殖技术。他家发展养殖后积极性很高,不仅下雨天坚持干活,天黑了也不回家,这对其他家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灯笼山村党总支书记裴建珍说。
唐保林家现在仅存栏母猪就有二十多头,两个孩子出去打工,今年人均纯收入可以达到12000多元,远远超过今年的脱贫标准。
“我很感谢政府、感谢党,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这么好的政策,感谢帮助过我的每一个人,让我们过上了好生活。”唐保林说。
为了带动灯笼山村村民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灯笼山村党支部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风险先担、失败先受、挑战先扛,总结出了一套实用的养猪经验并向村民推广,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积极参与产业发展的主人翁意识。
目前,全镇已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蔬菜345亩、烤烟326亩、万寿菊300亩、水蜜桃200亩、玉米间套种1800亩,养殖鸡鸭鹅4500只、能繁母(仔)猪1620头、商品(种)羊780只、母(犊)牛60头。共兑现第一、二、三、四批产业直补资金80.9万元,共有建档立卡户237户908人受益;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扶持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强;培养了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和明白人。
多种就业转思路
“灯笼山村紧邻园区,我们村几乎每家都有人在园区打工,打工不仅让村里贫困户的主要增收了收入,也改变了村民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小龙潭镇龙潭村委会灯笼山村村干部普小丽说。
普小丽口中的园区指的是开远市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小龙潭片区)。2005年,小龙潭镇引进第一家豆制品加工厂,在此后的十年中,小龙潭豆制品企业发展到56家,产品从单一的豆腐皮发展到豆结、豆丝等,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豆腐皮产品占据全国市场60%的份额,形成了产业规模。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小龙潭镇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工建设开远市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小龙潭片区)。园区规划总面积2925亩,总投资10.7亿元。目前已建成标准化厂房10.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36家,新增工业总产值15亿元以上。
陈波来自小龙潭镇新龙社区,是园区内云南省开远市豆香苑工贸有限公司的员工,她来园区打工2年了,主要负责豆腐皮丝包装工作。她认为最大的变化就是以前种地靠天吃饭收入少,现在园区打工每个月都有工资,每年都有四万多的收入,就近就业还方便照顾家人。
为了做好“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脱贫一批”的精准脱贫工作,按照“一人一技、培育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坚持外输与内转相结合,依托“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区”豆制品等企业,小龙潭镇通过“培训+输出+企业”就业模式,实行定向、订单、订岗培训输出,目前,已转移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就业186人,其中转移到“热电汽循环利用产业园区”务工42人。
统筹谋划强基础
为全面完成2018年贫困退出目标任务,小龙潭镇进一步压实脱贫攻坚责任,抓实“五个一批”,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各项工作任务。
“我们结合村委会特色发展优势产业,确保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至2个增收产业,帮助贫困户脱贫。”小龙潭镇绿差冲村委会党总书记普义勇说。
小龙潭镇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7户908人,其中已脱贫人口127户522人,未脱贫人口110户386人,2018年计划脱贫68户267人。共有则旧、绿差冲、龙潭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则旧村于2016年底脱贫出列,绿差冲及龙潭村计划2018年底脱贫出列。
绿差冲村委会党总支结合绿差冲地理条件及退耕还林等政策,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在绿差冲、旧寨、蚂蚁白、石洞4个村种植蜜桃2200亩,养殖山羊310头,村民每年靠出售肉羊及羊粪收入可达5万元。通过产业发展真正为贫困户、贫困村发展铺平道路,帮助其增强“造血”功能,实现村民稳定脱贫。
按照2018年“完成全年扶贫目标任务百日行动”,小龙潭镇对照贫困村退出十条标准,投资256.23万元实施进村道路改造、饮水工程、人居环境提升、公共活动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危房改造及人畜混居清零项目,2018年完成37户“四类人员”C、D级危房改造(其中建档立卡户14户);完成圈舍建设58户(其中建档立卡户6户),切实解决农村群众人畜同室混居问题。
“下一步,我们按省州市的要求,继续完善“五个一批”工程,实施好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就业,让脱贫项目能够持续有效,如期完成2018年的脱贫任务。”小龙潭镇副镇长解文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