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人文天地 > 正文

三个故事里的善良

文章来源:开远市讯
字体:
发布时间:2019-12-20 15:18:18

   ●孙艳

  在医科大学读书的儿子昨天打电话跟我聊了一些实习期间遇到的事情,其中一件事情很让我难忘。

  上周儿子和同学们开始实习妇科。教授带同学们进妇科病房现场教学的时候,很多病患都不愿意配合。尽管带实习生的医生一再解释医院是教学医院,现场教学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快地接受知识,今后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但很多病患还是不接受。特别是年纪大的患者,对此很抵触。儿子告诉我,那天他们这组却遇到了一位通情达理的女患者,是一位大学老师,那位女老师微笑着露出患处,温柔地对围在她身旁的一群小年轻人说:“没事,看吧。”

  儿子在电话那边娓娓道来,电话这边的我深受感动。设身处地,从小在相对保守的传统观念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我,也很不能接受自己的身体被一群陌生的大男孩们“围观”,尤其还是隐私之处。记得那年我生儿子是剖腹产,上手术台时我很紧张,总觉得这么“毫无保留”地暴露在一群人面前,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情。

  从事医务工作近三十年的夫君回忆自己当年实习妇科时,曾亲眼目睹病人家属因不愿让女儿成为教学“病例”,把实习医生从病房推出去的事情。时隔三十年,很多观念仍未改变。那位女老师能如此宽容地“接纳”这些陌生的、已成年的孩子们,实在令人可敬可佩。

  那晚,和儿子交谈完后,久久不能入睡,想起以前读到的一个小故事。

  一位初出校门的小护士第一次帮病人扎针太紧张,扎了几次都没找到血管,心中忐忑不安,满头大汗。没想到被扎针的中年女患者微笑着鼓励她说:“没事,别紧张,再来一次。”小护士受到鼓励后镇定下来,终于成功。旁边的病人问那位女患者:“她扎了你这么多针,你怎么态度还这么好啊?”那位女患者眼含热泪说:“我的孩子今年也刚刚参加工作,我多么希望她在自己的岗位上也能得到别人的包容和鼓励啊!”

  曾在一本书上读到一个令人伤感的故事。文革期间,著名学者傅雷夫妇因不堪忍受“造反派”的殴打和凌辱,选择深夜在家中自杀。自缢时,为防踢倒凳子的声音吵醒邻居,夫妇俩在地板上垫了厚厚的棉被。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泪流满面。为了这对蜚声文坛的夫妻悲惨的命运,更为了他们在生命最后一刻也不愿打扰别人的修养。正如一位收集记录关于傅雷之死的各种文字的作家所言:“傅雷夫妇的自尽,带走了一个时代的优雅和温厚。”

  以上三个故事中的人物,有大学老师、不知名的普通人,也有学富五车的学者,他们的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素质也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很可贵的共同点:善良。

  傅雷夫妇放弃生命也不放弃修养的善良,是那段特殊时期一个令人伤感和痛心的个例。人生在世,任何时候都尽量不打扰别人,不给别人的生活添麻烦,是一个人最深的修养和善良。

  那位因想到自己的孩子而给予别人的孩子包容和鼓励的妈妈的善良,是一份推己及人的善良,正是践行了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崇尚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兼爱”精神。

  那位大学老师,在一个女人最局促、最脆弱的时候,还能克服内心的尴尬和紧张,为了医学的进步和需要,把伤口暴露在众人的目光下。这是一份愿意为了他人的进步和世界的美好作出牺牲的善良。

  我们总是希望把光鲜亮丽的一面展露在众人的面前,很少有人愿意把伤口、脆弱和痛苦让别人看到,何况是一个女人身体中最隐秘的地方?

  身体上如此,精神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想,那位躺在病床上的女老师永远都不会知道我是谁。我也没有问过她的姓名、见过她的样子。只是,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我的眼前仿佛看到她苍白的脸上那优雅从容、温柔善良的微笑,触摸到她坚强的内心、博大的胸怀。

  希望未来的日子里,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地,我都有勇气像她一样,为了这个世界的日益美好,坦然露出伤口,微笑着道一声:“没事,看吧。”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