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开远 > 地理人文 > 正文

开远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5-08-04 13:35:01

    开远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隶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连砚山、邱北、南接蒙自个旧,西靠建水、北邻弥勒,是滇东南地区的交通要塞和中心城市。总面积1946.91平方公里,人口29.65万人(2010年)。

开远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离城区20公里的小龙潭,褐煤储量达12亿吨,是云南最大的露天煤矿,年开采量630万吨。建有60万千瓦的坑口电厂。水泥、化肥、制糖、造纸、酿酒、食品等行业初具规模。
历史沿革
开远境地古为阿宁蛮。
夏商周时属古畹町国范围。
先秦时期属滇国领地。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在今开远至建水一带设毋棳县,隶益州郡,始有建置。东汉属益州益州郡。
蜀汉建汉三年(225)后称西丰县,属益州兴古郡。
西晋复称毋棳县,隶宁州兴古郡。东晋至南朝梁隶宁州梁水郡。
北朝周隶南宁州。
隋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初属剑南道戎州,唐南诏国为爨部地,隶通海都督。
宋大理国在今开远置最宁镇。
元宪宗七年(1257)置阿迷万户府于开远。
至元二年(1265)改属南路。
元至元十三年(1276)撤阿迷万户府,置阿迷州。
大德三年(1299)改隶临安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阿迷州‘
永历二年(1648)更名开远州,后复名阿迷州。
清初袭明制,阿迷州属临安府。
清雍正八年(1730)7月,临安府属迤东道;
乾隆三十一年(1766)十月,临安府属迤南道;
光绪十三年(1887)十月,临安府属临安开广道。
民国二年(1913)四月,废州改县,称阿迷县,辖东、南、西、北、中5个区,隶蒙自道。
民国十八年(1929)废道,直隶云南省。
民国廿十年(1931)十二月,时任阿迷县县长蒋子孝取“四面伸开,连接广远”之意,改阿迷县为开远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属云南省第五行政督察(驻建水县)。
1950年1月18日,开远解放。
区划变化
1950年4月27日,开远县人民政府成立,辖6个区,隶蒙自专区。
1957年,开远县划归红河州
1958年10月20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81次会议决定:撤销开远县,将原开远县的六区全部和七区的4个乡、五区的1个乡划归文山县,其余地区划归个旧市(国务院9月16日批准,省人委10月3日通知)。设开远公社(原一、二区)、五星公社(原五、七区)、燎原公社(原三区、七区的左美底乡和蒙自草坝),隶个旧市。
1959年2月,成立人民公社开远联社,为政社合一组织,辖开远、布沼、五星、大庄、草坝五个公社,隶个旧市。
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恢复原并入个旧市并撤销的开远县建制,其行政区域仍照原撤并前不变,开远县由个旧市领导。开远县辖5个公社。
1961年,草坝公社划归蒙自县。
1961年2月14日,国务院批复:将原由个旧领导的开远县划归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直接领导。辖城关、开远、中寨、小龙潭、大庄5个公社及马者哨、中和营、吉德、宗舍4个区。
1981年1月18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开远县,设立(县级)开远市,以原开远县的行政区域为开远市的行政区域。11月18日开远市正式成立,辖5乡3处,隶红河州。
2000年,开远市辖3个街道、5个乡:灵泉街道、乐白道办事处、小龙潭办事处、中和营乡、马者哨乡、碑格乡、羊街乡、大庄回族乡。
2001年,全市辖3个街道、4个乡、1个民族乡(大庄回族乡)。
2003年,开远市辖5个乡、3个街道办事处:大庄回族乡、羊街乡、马者哨乡、中和营乡、碑格乡;乐百道街道、灵泉街道、小龙潭街道。共有52个村委会、19个社区居委会。
2005年,开远市撤销中和营乡和马者哨乡,设立中和营镇。
2006年,开远市将小龙潭街道办事处改设为小龙潭镇,镇政府驻原小龙潭办事处。
辖区
2011年,开远市辖2个街道、2个镇、3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乐百道街道灵泉街道小龙潭镇中和营镇大庄回族乡羊街乡碑格乡。下设23个社区居民委员会、52个村民委员会,454个自然村。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