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人在旅途 > 正文

从马车到高铁

文章来源:红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18-10-26 16:08:04

  ◎蔡维丽

  今年暑假,为探望年迈的父母,我带着女儿坐高铁回了一趟滇西老家大理。我们坐高铁的那天,弥勒至大理的高铁开通还不到1个月。丈夫花了50分钟开汽车把我们从开远送到弥勒高铁站,我们早在网上预订了车票,顺利踏上了广州至大理的列车。第一次坐高铁回家,兴奋不已。高铁如一只铁虫,穿梭在滇西的山山水水间。以前,我们回老家要花一天的时间坐车转车。如今,不到3个小时就可以到大理了。坐在高铁上,随着窗外一片片绿色快速地后移,我的思绪飞回到了40年前……

  40年前的1978年,我是一个8岁的农村小女孩。放学后,我常常到高高的山顶上放牛。这座山的一边山腰里躺着我们村子,另一边长长的峡谷里有一条国道,偶尔有车辆经过,从上往下看,那些火柴盒一样大小的车辆缓缓移动着,十分有趣,令人遐想。一边放牛,一边遥望着谷底公路上的车辆数数,是我童年放牛时最大的快乐。那时我常常想:“能到山下坐一回汽车,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该多好啊!”

  那时村里还有生产队,50多户人家的村里只有一辆马车,归生产队集体所有,村里碰到大事就用它运东西。赶马车的李叔的小女儿是我小学同学,她父亲经常赶马车去县城,回家就会给她买来扎头绳、糖果、小人书之类的东西,为此我特别羡慕她。

  1984年7月,我小学毕业后考取了县里一所重点初中的民族班。9月初开学的时候,父亲找到赶马车的李叔,请他进城办事的时候顺便把我捎上。那天,我跟在李叔身后,赶着两匹驮着我行李的大马从村子出发。步行1个多小时到了公路边,李叔把存放在公路边一农户家的马车装满了东西。架好马车,李叔把我推上马车,叫我抓好扶好。“嘟,驾!”随着李叔一声吼叫,两匹大马就迈开了步伐。随着马蹄声“嘟嘟嘟”的响起,外出求学的道路从此在我面前铺开了。后来马车不是生产队的了,李叔把它买了下来,自己赶马车做生意。

  1987年7月,我初中毕业后考取了县城里的高中。这时,我去上学已经不坐马车了,而是改坐拖拉机、微型车和班车。也不知是什么时候李叔将马车换成了拖拉机。因为修通了山脚国道到村子近5公里的简易乡村公路,村里除了李叔家外,栽烤烟先富起来的两三户人家也买了拖拉机。我高中还没有毕业,村里的拖拉机已经很多了,李叔又将拖拉机换成了微型车,随后又有几户人家买了微型车,有一家还买了一辆大货车跑运输。

  1990年7月,我高中毕业后到昆明读大学,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去上大学那天,父亲把我送到县城,托人买了县城直达昆明的班车票。坐上班车,一路向东,我的心情异常激动。可是,那时的公路是老公路,弯大、坡陡,班车摇摇晃晃地开啊开,爬了一个又一个坡,翻了一座又一座山,还是不到昆明。昏昏沉沉地不知睡着了几次,睡醒后只觉得全身酸痛……就这样,坐着这种老式班车,我早晨7点从县城出发,一直到晚上7点才到达昆明,足足坐了12个小时。读大学那4年,我都是乘坐这样的班车,来来往往奔波在滇西的崇山峻岭之中,那种坐车的辛苦记忆犹新。

  1994年7月,我大学毕业后到开远报社工作。那时,滇南的交通比起滇西要发达得多。滇越铁路上的小火车虽然慢点,但是容量大、准时准点,昆明至开远朝发夕至或者夕发朝至,曾经给滇南人民带来了很多出行的便利,我也有幸享受了几年小火车带给的方便。后来,随着公路等级不断提升,汽车客运慢慢代替了小火车的客运。之后,楚大高速公路修通了,昆明到我老家大理再也不用花12个小时了。我每次回家都是头天下午从开远坐汽车到昆明,又从昆明转坐夜班车回家,一般情况下第二天早上就可以到家了。但是坐车转车很麻烦,特别是带着孩子和大包大包的东西时很辛苦。坐夜班车,车厢里空气不流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气味,那种感觉想起来还有些后怕呢!

  2005年,丈夫考到了驾照。2009年我家买了第一辆轿车。2011年,我学会开车拿到驾照后,曾先后4次和丈夫开车回离开远800公里远的老家。老家的乡村公路早就修成了水泥路,村里几乎家家都有车了,包括摩托车、农用车、小轿车、大货车等。

  今年秋天,我家换了辆新车,出行更方便了。但是,如今节假日开车出行经常会遭遇大堵车,加之长途驾驶辛苦,于是我就选择了简单的出行方式——搭乘“高铁”。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