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 正文

说不完的话 忘不了的情(上) ——上海知青找寻开远记忆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5-11-13 16:26:15

     今年7月11日,开远市政府来上海举办“云南开远高原特色农产品推介会”,推介会除成功介绍、宣传、推荐开远各类特色农产品外,还促成了开远上海知青的大团圆。近200名当年赴开远接受再教育的上海知青欢聚一堂,回首知青时代的那些年、那些事,勾起了我对第二故乡的思念和对父老乡亲们的牵挂!

  ●陈爱珍

  9月8日上午,我与丈夫搭乘上海到昆明的航班,到达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当日乘车抵达蒙自。第二天早上,我们动身前往开远羊街乡和大庄乡。

  羊街和大庄原来同属开远县大庄公社,现分为两个乡,己经半城镇化了。随着高速公路的通车,羊街从原来不足100米长的小街,发展为一个大镇,成为羊街及大庄一带的商业和交通中心,街道的繁华热闹程度及集市的规模堪比一些小县城。

  按约定时间,翠花在高速公路的羊街匝道口等我们。我当知青时,翠花才五六岁。她妈妈当年比我大十多岁,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却依然年轻漂亮,人也很能干。也许是缘分,我们亲如母女。她家中有啥好东西都会与我分享,一碗酸菜、一把鲜枣、红红的酸石榴——我至今还能忆起当时的味道。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当她生下老四时,念着我身体较弱,便将孩子的胎盘馈赠给我补身子。这是人世间最伟大、最真诚的情谊和挚爱!

  如今,当我得知翠花妈在十几年前已经离世时,心中感到十分伤悲和惆怅,我已经没有机会再叫她一声“妈妈”,再道声“谢谢”了!我的心里十分难受。好在翠花爸爸还健在,老人家八十多岁了,身体硬朗,精神很好,子女对他十分孝顺。看到老人安享着悠然自得的晚年生活,我一颗难受的心才慢慢缓过劲来,为他家的幸福生活感到由衷的高兴,并祝愿“老阿爸”健康、长寿!

  翠花家以前住在羊街乡的古城村,在和她的聊天中得知,由于多年的辛勤劳动与奋斗,全家早已从古城村搬到羊街镇,从事农机配件销售及水泵修理工作,从农民变成了生意人。一家人告别了土坯房,住上了新建的三层洋楼,一楼做生意,二、三层住人;房子很大很新式、生活设施齐全、全家过上了富足的小康生活。看着眼前的一切,我由衷地为他们一家感到高兴,为他们的幸福生活感到骄傲。

  午饭时,古城村以前的两届村长来看望我们。村长告诉我们,由于改革开放政策好,如今的农民也颇具创业精神。他们用土地入股形式参与合作社,再按乡镇的发展规划使用土地,多渠道增加收入,生活水平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村长语重心长地说:“小陈,别离四十多年,你能回农村看望父老乡亲们,我们非常高兴!回想当年你们当知青时,农村条件差,让你们受苦受累了。现在政策、条件好了,乡亲们日子好过了,你们有机会就回来看看!”村长的一席话,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第二故乡淳朴的民风和善良纯真的感情让我倍感温暖。

  下午,翠花一家带我们参观了大庄水库和龙溪村。

  一路上看到,原来用于炸石头的荒山经过绿化,变成座座青山,一片翠绿。这不仅有利于水土保持,还促进了生态的平衡。山顶上安装了风力发电装置,民居屋顶上安装了太阳能热水装置。几十年前保护自然、注重生态、节能环保的美好愿望如今变成了现实。我们不禁为之感叹。

  站在水库大坝上,湛蓝的天上白云低空飘荡,水库中来自山上的泉水清澈无比,显得那么宁静。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构成了一幅自然美丽的山水画。俯瞰大庄坝子,一片令人赞叹的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在这由远山环抱的大坝子中,右边有黄绿相间的层层梯田,虽然规模不算大,但很精致。远处和山脚下是一片民居群,蜿蜒曲折的小径和笔直的小道相连;整齐划一的方形田地里,蔬菜大棚有序地排列其中;田地里种植着不同作物,每块田地都在收获不同的果实。真没想到,原来干旱贫瘠的大庄坝子,由于水利的兴修,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竟变得如此之美、如此之富饶,让我这曾经的大庄人为之倾倒、为之骄傲。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