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文化地理 > 正文

说不完的话 忘不了的情(下) ——上海知青找寻开远记忆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5-11-16 12:31:08

     ●陈爱珍

  离开大庄水库,我们来到龙溪村。它与正在建设中的羊街乡杨柳村的“美丽家园”形成交相辉映的乡村旅游景观。

  走进龙溪村,淡淡的农作物香味与浓浓的乡土气息交织在一起。村口的大水车首先映入眼帘。村中央有条小溪,清澈的小溪中,农民正在放养一大群鸭子,小鸭在水中快乐地游着,呈现出一片自然之间和谐依存的美景。小溪右边是各种自然生态的美景,一汪来自龙泉的泉水,泛着凉凉的甘甜味;大大小小的池塘铺满了翠绿的荷叶,淡红色的花朵与花蕾点缀其中,与周围的绿树、远处的青山形成一片墨绿色的山水画;蓝天、白云、白墙青瓦的房子倒影在小溪里,形成一种别致的美丽。

  最让我们惊喜的是,一幢幢独立宽敞的民居楼各具特色,造型讲究,设施齐全。但我也在想:这么大的房屋,自家住得完吗?翠花儿子告诉我:“不用愁!平时自家住,旅游季节就成为客栈,欢迎游客入住!”

  傍晚,我们依依不舍告别龙溪村回古城,去探望当知青时的房东老阿妈。

  晚上,得知我们回来探望故乡的亲人,乡亲们纷纷聚集来阿妈家。老阿妈今年已有80岁,有6个子女,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已有34人,就连我当知青时还是小姑娘的美英都已60岁了。她家在原来的宅基地上又盖起一栋宽敞的两层楼房,生活质量和水平较之以前已有很大提升,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大家一边喝着自酿的农家酒、品尝着丰盛的农家菜,一边回忆往事。一个大妈说,当初你们刚来时,不会干农活,在田埂上挑担子不会换肩,笑话百出……美英也回忆道,那时家穷,有一次4位男知青出于同情心,将她准备挑到羊街卖的青菜全买下了,让她省心又省力。

  第二天早上,我们带着一大堆翠花与美英送的土特产告别大庄、羊街及父老乡亲。临别下楼时,阿妈家老五和老六亲热地对我说,姐姐,虽然我们以前从未见过面,但经常听爸爸妈妈、姐姐哥哥们提起你们,所以见面了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我真有福气,原来乡亲们一直惦念着我们呢!

  与阿妈全家和乡亲们告别时,我与美英都哭了,我们紧紧相拥很久、很久,舍不得分开。几十年前沉淀的感情如今仍然浓烈没变。相见时,我们带来的是美好的记忆和一颗感恩之心;别离时,我们带走的是相互的牵挂和厚重的情谊。我们互相握住手心的暖,珍爱身边的情,一切都是美好的,一切都将延续下去!

  汽车行驶在高速路上,我的思绪还沉浸在我的第二故乡——那片令人眷恋依旧的红土地,久久不能逝去。我喜欢那溢满稻香的田野,清澈见底的流溪,来自大山的清风与清新的空气,湛蓝的天空与明媚的阳光,以及那夜空中灿烂的星光。我赞叹它的巨大变化和人们富足的生活,我更爱那勤劳的民族、纯真的民风、质朴的父老乡亲!我会永远珍惜这份情、珍藏这份爱,永远不变!

首页推荐
24小时热门资讯
24小时论坛热帖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