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谢华
一天,在“美丽开远”微信上看到一篇《草甸沟——掀开美丽盖头的乡村摄影天堂》的报道,欣赏着草甸沟村一幅幅既陌生又熟悉的画面时,我感慨万千,今日的幸福美丽新农村,让不少人为之神往。
十多年前,我在一个山村学校任教,其中就有草甸沟的孩子到我们学校走读。听老教师讲,从草甸沟村到我们学校,有很长一段路,并且路不好走,都是羊肠小道。
一天放学后,我们5个老师决定去草甸沟家访。想到庄稼人早出晚归的特点,我们吃过晚饭,太阳快下山时才从学校出发,沿着曲曲折折的山间小道,迎着徐徐的凉风,欣赏着夕阳下的美景,我们有说有笑,不知不觉就到了草甸沟。
当时已是夜幕降临,路上还有赶着黄牛晚归的村民,穿过一片竹林,便看见了稀稀疏疏的十多间茅草屋,覆盖在黄泥墙上的茅草看起来已经有些年头,都已经发黑了,屋前低凹的地方积着或大或小的浑浊的水,从一间间低矮的茅草屋中,透出微弱的星星点点的灯光,门口有些拖着鼻涕的小咪多、小咪彩光着脚坐在地上玩耍,屋里弥漫着袅袅的炊烟……
经过打听,我们走进了一个小咪朵的家。穿着苗族裙子的咪朵妈正忙着生火做饭,看见老师来了,又意外又惊喜。她用不太熟练的汉话招呼我们坐下。小咪朵的爹关了牲口刚回来,热情地给男老师递上毛烟和烟筒。刚坐定,几个学生家长闻讯赶来,激动地和我们打着招呼,茅屋前顿时热闹了起来,只听他们用苗语叽里咕噜打了一会话,就各自走了,接着就提来了几只土鸡。我们明白了,告诉他们我们已经吃过饭了。可热情好客的苗家人哪里肯听,烧水的烧水,杀鸡的杀鸡,拣菜的拣菜,只一会儿功夫,就闻到锅里鸡肉散发出来的喷香了。吃着菜,聊着家常,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我们此次家访的目的。酒桌上就更热闹了,劝酒的、夹菜的、感激的话儿说了一遍又一遍,同行的一位女同事还借兴和他们拼起了酒,欢声笑语不断从茅屋传出,回荡在寂静的山野中……
回校时,已是月上柳梢。那晚月光如水,微风习习,几个家长送了一程又一程,嘱咐的话说了一遍又一遍,直到能远远看见朦胧的校园时,他们才肯和我们挥手告别。
几十年过去了,草甸沟村今非昔比,唯愿生活在此的苗族同胞芝麻开花——节节高!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