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泽生
初到石屏,当地朋友除带你去品尝北门街的豆腐、异龙湖的鲜鱼之外,也一定会带你去焕文公园的“状元楼”,让你领略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袁嘉谷“大魁天下”的文坛盛举。
袁嘉谷,石屏人,字树五,号南耕。1903年,袁嘉谷经尚书魏光焘推荐,赴北京应试,经过会试、殿试后,被取为“经济特科”第一名,成为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科举状元。
袁嘉谷高中状元后,云南的官绅遗老喜出望外,于是将昆明的聚魁楼改为“状元楼”,以资旌表。袁嘉谷本人也入翰林,任修编,赐顶戴,食官禄,一时间风光无限。
然而,在笔者看来,袁嘉谷及其“大魁天下”,不过是抹在满清王朝这一将倾大厦上的一铲灰浆。
评价历史人物,自然离不开当事人所处的历史背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袁嘉谷“大魁天下”时的历史风云吧。
众所周知,袁嘉谷“大魁天下”,是1903年6月,熟悉中国近代史的人都知道,这一时间点,上距中日甲午战争不过9年,而下距推翻满清统治的辛亥革命仅有8年,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神州大地上风起云涌,上演了一幕幕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大剧:1894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1895年,以割让台、澎诸岛及赔偿日方白银2亿两为主要内容的“马关条约”签订;同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推动光绪皇帝开展变法维新。1898年6月,光绪帝下旨变法。然而,在慈禧太后为代表的保守派的反扑下,随着谭嗣同、刘光第等“戊戌六君子”的人头落地,推行不过百日的“戊戌变法”宣告失败,也意味着改良主义在中国的“此路不通”!1900年,义和团运动兴起,同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901年,使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辛丑条约”签订;1894年,孙中山发起的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成立,兴中会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903年,章太炎、邹容、陈天华等创办报刊,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邹容发表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的《革命军》一文,号召反清废帝,建立“中华共和国”。之后邹容被捕,死于狱中;同年,陶成章、徐锡麟、秋瑾等发起成立以“光复汉族,还我河山”为目的的光复会;1905年,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成立,其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同盟会成立后,即在各地组织了一系列以推翻满清统治为目的的武装起义,其中就包括1908年举行的河口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次年,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
通过以上历史事实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出,在这10多年的时间里,以孙中山、秋瑾、邹容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当时中国真正的精英们,早已不屑于通过科举求取功名,而将推翻满清腐朽统治作为奋斗的目标。这也说明了为什么1903年的“经济特科”状元没有产生在经济社会文化相对发达的沿海及京津地区,而产生在西南“蛮荒之地”的原因。
由于条件的限制,笔者没有见到袁嘉谷“大魁天下”时的试卷,不知道他为千疮百孔的满清社会经济开出了一剂怎样的“经世济民”的药方。但从他的试卷得到了慈禧太后等满清权贵的青睐以及袁嘉谷本人曾表示对辛亥革命“不感兴趣”的态度上,我们就可以知道,他那以“王欧合流”的隽秀小楷书就的洋洋洒洒五千言的试卷上,绝不可能出现一星半点与“乱党”们“同流合污”的文字,他为满清王朝开出的这一剂药方,不过是给千疮百孔、摇摇欲坠的大厦抹上一铲灰浆而已。
新闻热点
新闻爆料